速扎

  • 94.老人與海

    速扎第九十四 老人與海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     1954年,歐內斯特.海明威(Ernest Miller Hemingway) 「因為精通於敘事藝術,突出地表現在其近著《老人與海》之中;同時也因為對當代文體風格之影響」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。《老人與海》為海明威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故事並不複雜,但卻展現了高度的人文精神和英雄主義。

          故事背景設於古巴,一名老漁夫連續八十四天沒有釣到魚,在這樣的情況下,他終於在離岸很遠的海上,獨自釣上一條巨大的馬林魚,但因為魚太大,老漁夫花了三天才把它殺死。當他把馬林魚綁在小船,啟航回程時,幾度遇上鯊魚的襲擊,最後回港時,只剩下魚頭、魚尾和脊骨。

          表面上,這是一個漁夫出海釣魚而最後無所獲的故事。作者花了大部分的筆墨,描寫老漁夫與馬林魚搏鬥的情景,以細緻的筆法,將老漁夫的舉動言語、心情想法,一一呈現讀者眼前。對於釣魚過程的敘述,作者也可做到有趣不沉悶的效果,妙筆生花,婓然成章,可見作者之功力。

          內容方面,小說既融入了悲劇精神理念,也結合了喜劇智慧元素。作者為老漁夫塑造一個悲劇英雄形象,經過長時間的掙扎與拼搏,只落得徒勞無功的失敗結局。有學者就悲劇意識提出:「悲劇生於不可克服的矛盾和難以調和的衝突。悲劇文學總是將人物置於與命運、自然等強力的衝突之中,並通過力量懸殊的鬥爭,凸顥人的精神力量之偉大。悲劇不強調人對自然的服從關係,而是肯定人與自然作鬥爭的合理性與崇高性。悲劇英雄總是带着榮耀的光環出現在讀者面前,但這種光環是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的。面對不可逾越的強大力量表現出強烈的抗爭精神,這就是悲劇意識的核心所在。」面對長久毫無漁穫,到後來得到巨魚後又失去,換來只有身心受盡折磨和傷害的結果,但老漁夫展示出頑強抵抗自身劣境的精神,維護人類最後的尊嚴。他跟鯊魚戰鬥時曾說:「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。一個人可以被毁滅,卻不能被打敗。」這句話成為全書的點提之句,也是最能警醒人們的至理格言。

          除了堅毅精神的體現,人與自然的關係也是小說的一個要點。海洋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要素,是人類的珍貴寶藏。當老漁夫越接近馬林魚的時候,他敬佩牠,視他為患難的兄弟。「我還從來沒有見過比你更大、更漂亮,或者更沉着、更崇高的東西,兄弟。來吧,把我弄死吧,我不在乎是誰殺了誰。」釣線將人與魚連起,人與魚共存共亡,象徵人與自然一線相牽,息息相關。而老漁夫的抗爭也反映出人類征服自然的欲望。作者也藉老漁夫的口,道出對人類行為的反思:「設想有人每天得去宰月亮,月亮會逃走。但是設想有人每天得去宰太陽呢?好在我們不必去宰太陽,或者月亮,或者星星。生活在海上,宰殺我們真正的朋友,已經夠受的了。」

          想征服自然,最後卻被自然命運玩弄。人類本來就渺小,失敗只因人的貪婪。「鯊魚的來襲並不是偶然。…我出海太遠了。」漁翁雖然最後只有「一堆垃圾,等著被潮水沖走」,但同時也獲得更寶貴的東西——面對成敗的坦然、接受無常的平靜。

          「在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實世界中,表現出勇氣。」當下世界上的人,要面對的也就是漁翁所面對的情境,《老人與海》作為一部經典名著,擴闊了讀者的人生觀、自然觀、世界觀。借用其中一位學者文中的結語:「人類只有放棄悲劇性思維,以一種更謙卑的態度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,生存的喜劇才有可能上演。」

           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. A man can be destroyed, but not defeated.

    (2012年2月10日)

    (1304字)

    參考資料:

    黃淑琼、姚逹婷〈超越悲劇的哲思—《老人與海》中的生態意識〉(華僑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2011年第4期)

    陳至靜〈《老人與海》:多層次的寓言〉(時代文學2011.10 下半月)

  • 93.Pi

    速扎第九十三 — Pi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數字的秘密,自然的規律,一直令人類著迷入魔。碰巧遇見了一齣關於數學的電影,名叫《Pi》(中譯:盛開的數字),用了六萬美元的成本,粗微粒的黑白攝影和大量的電子音樂,營造出一個介乎真實與虚擬的電腦奇幻世界。

            男主角麥斯,是一個數學天才,二十歲就拿到博士學位。在他的假設中,數學是自然的語言,我們周邊的所有事物可以用我們明白的數字表述,在數字的系統中可以找到一個系统模式,能應用到所有自然界的事物,甚至應用到人類的生活中。

    他每天沉醉於研究數學,對於身邊漠不關心。他將所有精神都投入找尋答案,因此經常遭不能忍受的頭痛折磨,要依賴藥物。越是接近答案,頭痛症發作越是頻密,他還會看見一些不可思議的幻象。他的研究引來了華爾街股票市場的炒家們和猶太神秘教派的注意,前者要他計算出股票的起跌規律,後者要他解讀出隱藏在猶太教的摩西五書中的密碼。

            他去找當年指導他的教授,這位教授勸導他不要一直沉溺於這個「無底洞」裏,要多點休息,人生不只有數字,在混亂的世界中,並非所有事都可以找出規律來。但麥斯不肯放棄,堅信答案就在眼前。他跟炒家和猶太教派合作,希望從他們身上獲取有助研究的東西。

            但到最後,研究帶來的痛苦,逼使他接受,神秘數字背後的信息,不應存在於他的腦海裏。所以,他親手毁掉了大腦中數字觸覺的區域,從此脫離數學的束縛,用數學以外的角度去觀望世界的奧秘。

            數學,看似是世間最完美的系統,具有很高的可預測性。但電影以圓周率「Pi」為名,暗示世界中也有混亂不可測的元素。我很喜歡教授跟麥斯說的一句話:「如果你想找216,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。從街角到你家前門的216步,你站在電梯的216秒。當你的理智被迷惑的時候,你會忽略所有其他的事情,而只會看到你要看到的事情。320,450,22等,你選擇了216,你就可以發現自然界中到處都是。……當你放棄了科學的嚴謹,你就不再是一名數學家,你只是一個用數字占卜的人。」有時我們總會對身邊一些數字上的巧合執著迷信,例如你一天之內遇見某些數字多次,你會覺得這可能是上天的一些啟示,可能是中奬的號碼之類。我們這些平凡之輩,相信巧合背後的意義,基本上無傷大雅,即使誤解也可一笑置之。但對於講求邏輯的科學領域,盲目相信巧合,不提出證據支持,只可視為是科學於世界呈現的美學,並不能成為一個必然的理論。

            這齣電影,充滿怪異的氣氛,但哲理意味很高,並不容易明白。於我而言,當中涉及經濟和宗教的範疇,一方面可以表面地理解為「數字無處不在」,另一方面又表逹了數學到了最高境界時,蘊含著人類不可觸及和理解的信息。其實,人類研究數學,理解當中的規律,是不是只為了要掌控世界,預測未來的一切一切,令所有東西都盡如人意呢?究竟意義在哪裏呢?人類的將來,依然會進行探究,但到了某一個程度,會容易令人走火入魔,鑽牛角尖,陷入不能自拔的旋渦。

            數學,令人的生活得到幫忙,也會令人陷入瘋狂。若不想瘋狂,換一角度看看,暫時的釋放,或許能找到新的曙光。

    "pi" ≈3.1415926535 8979323846 2643383279 5028841971 6939937510 5820974944 5923078164 0628620899 8628034825 3421170679 8214808651 3282306647 0938446095 5058223172 5359408128 4811174502 8410270193 8521105559 6446229489 5493038196 4428810975 6659334461 2847564823 3786783165 ….

    (2012年2月9日)

    (1196字)

  • 92.人兒留風中

    速扎第九十二 人兒留風中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提起「關楚耀」這個名字,第一個印象會否是負面、壞孩子呢?大部分香港人認識他,應該都是因為他人生的一個「轉捩點」。2009年的日本藏毒事件,使一直被寵愛器重的他,一下子粉碎了天堂般的美夢,差點前途盡毁。今天,當我們扭開收音機,再聽到他的歌時,你覺得他做到了浴火重生,變得成熟穩重了嗎?

            如果翻聽他過去的專輯,他的歌多以一般情愛為主題,歌風偏向沉鬱,我比較熟悉的有《你當我甚麼》和《悲哀代言人》兩首。當藏毒事件發生後,本來看好他的人,都感到非常失望。過往在演藝圈也不時發生同類型事件,告別然後復出,看似兒戲,有強大後盾支撐,永遠不敗。但是,城牆倒塌,非一時三刻可以重建起來。如果自身沒有成長,依然是舊模樣,絕對不會獲得別人重新接納和認同的。事隔近三年,從歌詞裏,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他。

            他復出後的第一首歌《一年》,道出他個人在休息的一年裏的心聲,一再提醒自己「回頭望清楚」,以過去為鑑,從風波中學懂珍惜前路。將領悟化作歌詞,將激動融入歌聲和旋律,不只對他,聽眾們也會有靈魂驚動的一刻。

    (《一年》MV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uia2f0Xu84 )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接力第二首歌《阿Q》,以魯迅筆下的阿Q為主角。很多人都放大阿Q的自欺欺人性格,但這首歌就想從另一面,看阿Q的樂觀精神,也借此歌講述他自己。或許旁人眼中,錯誤就是錯誤,是壞事,但如果沒有當天的任性不智,怎會有今天的得著呢?

    (《阿Q》MV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F95v8oq1jU )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2012第一擊主打《佔領》,向全球「佔領運動」的參與者致敬。全球1%的富人及權力核心正控制著其餘99%的人口,這1%最富有的人掌控著大部份社會財富,卻沒有承擔相應的責任。打倒金融霸權和反思資本主義,成為了全世界最富象徵意義的一種文明覺醒。悲憤的演繹,誓要「摧毀權勢堆積的堡壘,來草擬新規矩」,從而「共建築世間新秩序」。由自身走到社會,為社會負一點責任,正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。

    (《佔領》MV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tQ2Mj4uNyQ )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成長,是一個值得高興的過程。人不可能永遠留在風中,當一個不懂事的小孩。希望他將來讓更多人看見他的改變,為他的進步而鼓掌。

    (2012年2月7日)

    (816字)

  • 91.信仰

    速扎第九十一 信仰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以下是我於2011年1月7日,親筆寫下的《凡人筆記》中的其中一篇,題為「信仰」。

           

            「信仰」這兩個字,影響了我的一生,並不是因為我相信任何的宗教,而是「信仰」引起了我對探討人生一連串課題的興趣。「信仰」所信的,包含一些玄理意味,是我們永遠無法想像其真實一面,因此很多人都不相信這些過於抽象的東西,包括過去的我。

            當我上了一間基督教中學,初次接觸宗教信仰,我覺得包含宗教色彩的故事,都是虛構的、人為的,因為在我的現實當中,不曾出現過水上行走、水變成酒的神跡事情。另外,經常有人分享他們的見證,說上帝怎樣幫助了他們,使他們相信上帝,有了信仰依靠。我往往會懷疑他們的說法的可信性。究竟他們從何得知幫助是從上帝而來?會否因為他們刻意將上帝這「角色」加於他們的經歷身上,以此說服別人相信上帝呢?我曾以為,信仰不過是一種非理性的想法,無稽之說而已。

            不過,隨年月漸長,要面對的困難越來越大,很多事情使我對自己堅信的一套想法有所動搖。我也不得不重新審視對「信仰」的看法。「信仰」是指相信一些超越的東西,如鬼、神、仙、佛等。孔子說: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得知死後的世界,或者是否有靈魂存在。所以孔子覺得人可憑一己之力追求內在的超越。我一直認同人可不靠外在的力量求得自我的突破,但我也覺得人若可解答到人生的終極問題——死亡,其實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對於上帝的說法,歷史上很多人都嘗試,以不同的方法,去解答上帝是否存在的問題,例如研究聖經所述的神跡的真偽,和宇宙的起源。愛因斯坦曾說:「上帝不曾擲骰子。」他覺得上帝是有計劃創造這個世界,上帝是存在的。當代著名科學家霍金卻說:「上帝不但擲骰子,有時擲到看不見的地方。」他認為宇宙的起源不需要以上帝解釋,只要科學理論便可。但他並非完全否定上帝的存在,他的著作《時間簡史》中提出了一個問題:「誰將各方程式打火呢?」各種自然規律的存在及運作,是誰賦予的呢?其實霍金也覺得上帝是有可能存在的。當科學探究超過理性可解釋的界限,人就會開始投靠信仰,以感性的思維接受有上帝的存在。以上所討論的,其實都屬於一種對知識領域的追求,求的就是一個解開世界奧秘的答案。但信仰並非單單如此。

            我認為的信仰,涉及的是一些對一個人的人生有所啟悟的信念。如果只相信上帝永遠愛你、幫助你,是不足夠的。如果任何的宗教內容或傳統思想,使人有反思,能夠使人學到如何為人的道理,都可成為我的信仰。所以我並沒有拒絕任何宗教的信息,假若是說得對的,一樣可取。不過人始終對某一套的思想有所偏好,而我就比較鍾情中國哲學中的儒、佛、道家思想。仁愛、因緣、逍遙等概念,都使我銘心刻骨。若問我為何相信這種引導性的人生哲學,我會答:緣分。

            人是否一定要擁有信仰,尤其是宗教信仰呢?Mitch Album的著作《一點小信仰》是一個關於信仰的真實經歷。作者走進基督教堂和猶太堂,從不同的人身上學會了「信仰」。當中他問一位老人有關信仰的問題,老人回答,其實信仰是一種承諾,若不守此承諾,也只是個人的選擇,但就會錯過了另一邊的風景。宗教裏常有爭辯:誰的上帝較好?老人引用了一位印度詩人的說法:沒有一種宗教比另一種宗教更優越,它們都讓人離上帝更近。這就是中國「和而不同、殊途同歸」的道理。其實我們有甚麼信仰,有甚麼關係?終點一樣,只是起跑線不同。不同的途徑有不同的風光,生命的奇跡就在於其不同。若有一天,我能領悟出自己獨特的一套信仰,豈不是更可喜嗎?

            還記得在一次探討異端邪教的宗教課時,老師說了一句話,令我銘記至今。她說:「無論你將來相信哪一套宗教思想,又或不信,最重要的是不要錯信。」人的思想是可貴的,不要被邪惡玷污。只要我們尚有生命氣息,依然要探討信仰的問題,這才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。不要盲從別人的信仰,因為它未必適合你,所以必須以自己的反思和領悟來獲取。

           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屬於自己的聖經,但這本聖經需要自己來撰寫。沒有宗教信仰的人,小心選擇一支合適的筆去寫;已有宗教信仰的人,反思你用這支筆所寫的一切。縱使我還沒做到將一生的承諾奉獻給某一個宗教,但在我找到之前,我會忠於我的信仰,這就是我相信的。

           

            一年後,再度閱讀以前的自己,就像是對現在的我的一大提醒。我依然相信著,信仰需要反思,而且是一生的反思。當年宗教科的老師所送的四字真言「人貴自省」,至今我仍牢牢記住,常常默念。要使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,我唯有不斷的去經歷,然後不斷的寫,不斷的去思索。

           

            在此我有需要向讀者道一個歉,給自己一個交代。雖然有時我因為自身的惰性,以生活忙碌為藉口,不願去寫太多,不願去想太多,以致近來發文的速度猶如靜止了。但是,我從未忘記,自己究竟想做甚麼,想說甚麼。只要我有真心想告訴大家的想法的時候,我的文字將會在這裏不斷的湧出,直至上天收起我的筆為止。追隨巴金的原則:將心交給讀者,跟讀者說真話。這就是我現在的「信仰」。

    (2012年2月2日)

    (1968字)

  • 90.肖克拉的救贖

    速扎第九十 肖克拉的救贖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新年期間,看了一齣算得上是「滄海遺珠」的電影,名叫《肖克拉的救贖》(The Shawshank Redemption),於1994年上映,在當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上獲七項提名,但最終被同年的電影《阿甘正傳》搶去風頭,空手而回。

            故事由1947年開始,一位年輕的銀行家安迪(Andy)被指控殺死其妻子與其情夫,被判無期徒刑,因而含冤入獄。監獄內有一囚犯瑞德(Red),他有能力把別人要求的任何東西弄到手。安迪開始融入了瑞德的朋友關係中,並從瑞德那裏買了一個石槌,作為他雕石的興趣之用。起初,安迪不斷受到獄內一群叫「三姊妹」的犯人騷擾、毆打。一次外出工作的機會,安迪幫忙解決了獄警隊長的稅務煩惱,因而受盡獄歡迎和保護,連典獄長也找他幫助,成為獄中的「財務顧問」,令他從原來的洗衣房工作被調往圖書館作管理員。

            看見圖書館的設備,他不斷寫信要求當地州議會撥款,改善獄內圖書館。他持之以恆的做法終於得到了回音,令圖書館變得更舒適。典獄長其後開展一個計劃,利用囚犯的勞力為社區服務,他就在其中「揩油水」,由安迪代他洗黑錢,安迪便利用他所製造的虛構人物作為掩護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到了1965年,一名年輕的囚犯進入了這個監獄,無意中跟安迪說了一個事實,得知當年他的妻子和情夫之死的真兇,於是安迪向典獄長請求協助。然而典獄長怕安迪會洩露他洗黑錢的罪行,便把安迪幽禁,強迫他要繼續洗黑錢。當他被放出來時,他向瑞德訴說著他的夢想,並要求瑞德獲德假釋後為他做一件事。結果,第二天清早,安迪消失於密室,在監獄附近的河中找到了一身破舊的囚衣、一塊肥皂和一把快要解體的石槌,之後世上再也找不到安迪這個人。安迪逃獄的方法,成為了整部電影最精彩之處。

            除了故事線非常吸引,劇情緊湊,電影所討論的主題也非常值得學習和反思。全片主題其實是「希望」二字。獄中的囚犯本來相信「希望」是不好的東西,但安迪的出現,令他們對「希望」改觀。「膽怯令你步入囚牢,希望助你獲得自由。」有一幕講述安迪獲得州議會支助圖書館,得到了一些舊書和唱片。他偷偷將一張黑膠唱片放到唱片盤中,讓全個監獄的囚犯都能聽見一個意大利女人的天籟歌聲,令所有人都彷彿得到救贖。安迪說過:「音樂使你不會忘記……世界上有些地方不是用石頭建造的。有些東西是你所擁有的,他們無法觸及。」其實希望並不只是幻想、虛無,它無時無刻都在,只要你肯,你就會得到。自由的意思也是差不多,身體上的限制,不代表你不能享受,任何地方,只要找到享受生活的方法,即使在監獄,過著刻板的生活,在規律中仍能有雕刻之樂,有海報粉飾房間,有下棋的雅興。「享受」也許不太準確,或許用英文的enjoy,更能表逹所謂「自由」是怎樣一回事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另外電影中有一個角色,也是不能忽略的,就是圖書館老管理員布魯克斯(Brooks)。當安迪已在獄中住了十年時,布魯克斯已在那裏活了五十年。有一天他獲得假釋出獄,但他竟然激動得持刀挾持另一名囚犯,原因是他已經被監獄體制化,無法適應外面變遷過快的社會,他最後寫了一封遺書給安迪和瑞德,然後絕望自殺身亡。瑞德在老布死後與獄友們交談時說道:「監獄的這些牆很有趣。一開始你恨它,後來你適應它了。過了足夠久之後,你就開始依賴它。這就是制度化。他們把你終生關在這裡,把你的生命都拿走了。至少是有用的那部分,不管怎麼說。」這正是從另一面說明「自由」究竟是甚麼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劇中有一段對話也頗為有趣。「你犯甚麼事而進來的?」「我是無辜的。」「那為甚麼你在這裏?」「律師無能。」我不是要借此說明些甚麼,而是這讓我想起了一句常聽說的話:「當法治無法維護公義時,我們還可以相信甚麼?」中學讀書時讀過,法是義的最基本表現,合義不一定合法。世界上的冤案,靠我們的雙眼是不能看清所有的事實。憑我們口中所謂的法治精神,究竟能建構出一個怎樣的世界呢?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事情。

            一個小小的槌子,開鑿了一個廣闊的天地。旁人以為要挖六百年才能挖出逃獄的通道,安迪卻只用了近二十年的時間,便逃出生天了。一個人要得到救贖的,不一定要用挖地機器,一個槌子加上一些勞力和時間,就足夠了。
            美妙的伏筆,以及讓人豁然開朗的收結,雖然沒有得到奧斯卡的殊榮,但這的確是一齣不可多得的電影,拯救了安迪、瑞德和囚犯們的同時,也拯救了觀眾。

           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. Hope can set you free.

    (2012年1月26日)

    (1682字)

     

  • 89.《井》與《惜愛》

    速扎第八十九 《井》與《惜愛》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世界萬物,物極必反。一方之極,正可雙倍突顯另一方。寫作中,有所謂「以樂寫哀」或「以哀寫樂」,就是要先將原有的情感減至負值,壓抑,然後才於最後爆發,效果才會令人得到最大的領悟和感受。但是這樣做要承受一定的風險,可能會因為無法抽身,獨自沉淪深淵,反而忘掉當初位置和目標,一去不返。尤其在生命中,有些路,不宜走太遠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最近在聽張敬軒的新歌《井》,看見這首歌的介紹:

     

    承接Why Not的理念,填詞人黃偉文借歌傳達不一樣的人生理念︰為甚麼一定要用正面、積極的用詞才可鼓勵別人?難道負面的、令人傷感的字詞、意象無法令人聽後變得積極麼?帶著這個疑問,Wyman先以消極的境象鋪蓋歌曲的淒慘佈局,訴說著投井尋死的人呼天搶地的狀態。另一邊廂,再以「井」號作為人生比喻,質疑終結生命的人對待生命兒戲,猶如手機上的「#」號終結符,按一下就任生命完結,卻沒有思慮這「輕鬆」動作的後果,疑似壯烈爽快,實則輕賤生命。原來輕生一刻,你有死的勇氣,卻沒有生還的膽量嗎?

     

    在曲詞末段Wyman用最簡單的話語,一手推翻那些傷春悲秋的無謂想法︰「不應偏執到死 /先清楚記起 / 根本這是歪理 /你會為情人涯完毒氣 /但你卻對生命兒嬉」。

     

    軒仔拿著Wyman的親筆手稿,一次又一次琢磨演繹方法。為了讓整首歌能完美呈現於聽眾面前,即使在去年7月已錄下一個接近成品的版本,軒仔與監製Johnny 仍舊覺得未達標,決定重新修改編曲,並在廣州和香港錄製了第二和第三個版本,現在聽到的〈井〉,就是二人利用時間和心血打造出的成果,希望能讓觀眾聽出真味,感悟人生,愛惜生命。

           

            張敬軒 Hins Cheung【井】MV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0fLGSJynME

      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全首歌以短促的句子、哀怨的字詞,營造一種令人窒息的感覺,正配合殉情自殺的主題。一般情傷情困的歌曲,只能達到心碎絕情、欲哭無淚的程度。一旦汲及生死大限,將感情推到不可再推之地,情感的震撼便自然產生了。當大家都以為以「死」作結,最後卻以簡單但激動的詞向所有人呼告:

    「芳心經已死 屍體不會飛 不要視為傳奇 要是墓前能留下見地 記著愛己

    不應偏執到死 先清楚記起 根本這是歪理 你會為情人涯完毒氣 但你卻對生命 兒嬉」

    有死的勇氣,卻沒有生還的膽量。這樣有力的收結和對生命的質疑,令歌曲終結時猶結未結,心中激盪無法止。這是我最欣賞這首歌的地方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當我在youtube上聽這首歌時,無意中看見張敬軒另一首歌《惜愛》,彷彿是聽完《井》之後一首很好的延續。輕快柔和的樂韻,將《井》一曲帶來的餘撼平伏靜止。主題上亦很配合,感情受傷,不代表生命要結束,而是要更加珍惜擁有過的愛情。「回望已是痛心的感覺 才後悔在這天撐不過」「隨年歲日子飄去 重逢了大方的相對 畢竟算愛侶」

            張敬軒【惜愛】MV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XRJ1GOHK0w

     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希望大家愛這兩首歌,也愛自己的愛情。

    (2012年1月26日)

    (1073字)

  • 88.八星抱喜

    速扎第八十八 八星抱喜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 我看了今年其中一齣賀歲片《八星抱喜》,難得的是,這齣電影帶給我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
            故事開始講一位女士建立了一個「抱喜.com」的網站,為生活上有任何需要的女性提供免費支援。召集有意幫忙的男士們,而每位男士完成任務後的報酬就是女方一個真誠的擁抱。電影中有四個故事同步進行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婚姻失敗的律師朱玉剛(黃百鳴飾),是個不稱職的父親,與女兒關係極差,戲中他被派往幫助喪父的富家千金陳思思(楊冪飾) ,偽裝成她父親,替她在一個月內甄選最合適的男人結婚。在幫助的過程中,玉剛開始對父女相處之道有更深體會,也有了修補與女兒關係的勇氣。

            失意流行歌手譚冠榮(甄子丹飾),原本只是被派往假扮過氣女子組合成員宋秋波(吳君如飾)的男朋友,和她出席恩師飯局,充撐場面。飯局過後,秋波與男友分手,無家可歸,反而在冠榮家賴著不走。同是天涯淪落人,二人互相鼓勵,重新振作找回音樂理想,也找到了新的感情。

            地盤管工彭堅(古天樂飾),被派往當女攝影師JULIE(陳慧琳飾) 的男模特兒。她要在他身上拍攝出雄性最強的魅力,在前輩的提點之下,她明白一個男人的魅力是需要女人來激發的,但彭卻誤會JULIE喜歡上他,事實上JULIE也不自覺戲假情真,但懸殊的身份地位卻成了二人感情再進一步的阻礙。

            愛情小說作家華一聲(杜汶澤飾),要幫未戀愛過的盲女談笑(熊黛琳飾) 實習初次戀愛,其實同時也讓不相信愛情的一聲真正體驗到戀愛滋味。一聲本來只想對她敷衍了事,但失明的談笑,卻令外表自卑的一聲,有可能盡情滿足心底的愛情幻想。但當她有恢復光明的機會時,令愛上她的一聲終於要面對現實,打算痛心地離開她。

            賀歲片一般多以純粹搞笑和簡單愛情線的形式進行,這是我對賀歲片的印象。但今次《八星抱喜》,並非只讓觀眾狂笑過後就此散席,而是有些反映社會現象的信息帶給觀眾。只談現實,拋棄理想,家庭關係欠佳,心靈上的自卑感等,這些問題用歡樂的形式,表現在每一位角色身上,使觀眾在觀賞之餘,有感動、反思的空間,帶走的不只是兩個小時的大笑,還有縈繞心中千千遍的窩心幸福感。

            這的確是一齣笑中有淚的電影,淚從感動來,誠意向大家推介。祝大家歡樂年年,龍馬精神!

    (2012年1月24日)

    (866字)

  • 87.探索

    速扎第八十七 探索(Explore)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     近來寫文章的速度有點慢,沒甚麼勁兒,彷彿已忘記了為何寫作,所以又是時候獲取一些外來的提醒,於是探訪了巴金,聽聽他談探索。以下引文擷取自他的《探索集》。

          「要是想真正搞出一些尖端性的或有創新意義的東西來,非得讓人家探索不可。」(引自《大公報》白杰明先生的文章)

          『有人警告說:「你要探索,要創新,就是不滿現狀,不滿現狀可要當心啊!」…不滿現狀(也就是不安於現狀)有多種多樣。有的人不滿意自己的現狀,有的人不滿意別人的現狀;有的人不滿意小範圍的現狀,有的人不滿意大範圍的現狀。』

          『一個人為自己服務的時間越多,他為人民服務的時間就越少。』

          『從我生下來起,並沒有人命令我寫小說。我到法國是為了學一門學問。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我會在巴黎開始寫甚麼小說,結果兩年中甚麼也沒有學會,回國後卻找到了一樣職業:寫作。家裏的人又再三叮囑要我走他們安排的路,可是我偏偏走了沒有人給我安排的那一條。盡管我的原稿裏還有錯別字,而且常常寫出冗長的歐化句子,但是我邊寫、邊學、邊改,幾十年的經驗使我懂得一個道理:人從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來。』

          『但是我從小就不安於現狀,我總是在想改變我的現狀,因為我不願意白吃幹飯混日子。今天我想多寫些文章,多完成兩三部作品,也仍然是想改變我的現狀。想多做事情,想把事情做好,想多動腦筋思考,我過去是這樣,現在也是這樣。雖然我的成績很小,雖然我因為是「臭老九」遭受「四人幫」及其爪牙的打擊和迫害,可是我仍然認為選擇了文學的道路是我的幸運。』

          『我拿起筆寫小說,只是為了探索,只是在找尋一條救人、救世、也救自己的道路。…我就是從探索人生出發走上文學道路的。五十多年來我也有放棄探索的時候,但是我從來不曾離開文學。我有時寫得多些,寫得好些;有時我走上人云亦云的大道,沒有寫作的渴望,只有寫作的任務觀念,寫出來的大都是只感動自己不感動別人的「豪言壯語」。

          今天我還在繼續探索,因為我又拿起了筆。停止探索,我就再也寫不出作品。』

          『我喜歡詩,卻不懂詩。朋友們送詩給我看,新詩也好,舊詩也好,我看後也可以背上幾句,但是意見我一句也提不出。對小說、散文也是如此。』

          『我的探索和一般文學家的探索不同,我從來沒有思考過創作方法、表現手法和技巧等等的問題。我想來想去的只是一個問題:怎樣生活得更好,或者怎樣做一個更好的人,或者怎樣對國家、對社會、對人民有貢獻。一句話,我寫每篇文章都是有所為而寫作的。我從未有過無病呻吟的時候。』

          『讀者關心的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和主人公的命運,我說,技巧是為內容服務的。甚麼是技巧?我想起一句俗話:「熟能生巧」。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寫作經驗。寫熟了就有辦法掩蓋、彌補自己的缺點,突出自己的長處。…藝術的最高境界,是真實,是自然,是無技巧。生得很美的人並不需要濃妝豔抹,而我的文章就像一個生得奇丑的人,不打扮,看起來倒順眼些。』

          『一九四五年我借一個小說人物的口說明我探索的目標:「變得善良些,純潔些,對別人有用些。」…為了這個,我決不放下我的筆。』

          閱讀巴金的文字,就好像他幫我道出心裏的一些感受和期望。一百年的人生,一生的探索,由探索領悟出的文學寫作之路。巴金這個作家,我覺得很有趣,有趣的原因,可能是因為我與他有看似微不足道的相同之處吧!不知道將來,我能否探索出我的路,看見巴金看過之處,或是發現巴金未曾發見過的地方呢?我相信,我可以。總之,如他所說,要做一個「變得善良些,純潔些,對別人有用些」的人。繼續探索吧!

    (2012年1月23日)

    (1407字)

  • 86.焦土之城

    速扎第八十六 焦土之城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     《焦土之城》(Incendies,港譯:母親的告白),一齣加拿大電影,曾於2011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提名。

           以中東地區為背景,一個母親Nawal得病不久便去世了,留下一份遺囑給一對雙胞姐弟,珍妮和西蒙。另外有兩封信,一封交給他們的父親,一封交給他們從未見過的哥哥手上。於是他們出發尋找母親的過去和這個家的歷史。

          Nawal出生在一個中東南部的基督教家庭。年少時,她與一個外鄉人戀愛並懷孕,對當地來說是奇恥大辱。其後戀人被殺,她的祖母協助她生下了男嬰,並將男嬰送往孤兒院。母子分別之前,她在孩子的腳裸上留下三點刺青作胎記,希望將來能再相逢。之後她到中東北部求學,此時基督教與穆斯林之間的宗教衝突升級,她得悉兒子身處的孤兒院受襲,便前往探訪,可惜為時已晚,孤兒院已被基督教民兵燃燒殆盡。為了替孩子報仇,她加入南方穆斯林的武裝力量,潛入一個基督教領導人的家庭,然後成功暗殺這領袖。

          但是,她因此被困入監獄,受盡不人道的折磨,亦被一名獄卒強姦,令她再度懷孕,生下了一對雙胞胎,也就是珍妮和西蒙。而最震驚的事實是,原來母親病到的那一天,當她在泳池游泳時,看見了當日強暴她的獄卒,而他的腳裸有三點刺青。

          最後,姐弟二人找到了他們的父親和哥哥,並把信交給他。他閱畢後得知他對自己母親所做的一切,除了悲痛,餘下的也只有悲痛。 

          雖然劇情曲折,關係錯縱複雜,一切都好像由混亂和仇恨產生,但電影最後藉著母親的遺書,表逹出「愛恨相生」的道理。這可算是我第一次接觸在中東地區發生的電影故事,我一直都知道那裏宗教色彩很濃厚,武裝衝突頻繁。身處平安地方、生活幸福快樂的我們,根本不可能感受到他們對死亡的「麻木感」。在當地,死的人隨處可見。一連串的槍擊掃射後,剩下的就只有屍體。長時間面對死亡的壓迫,漸漸變成習以為常。殺了人,人倒下,看見的人不會叫,拿槍的人悠然離去。這就是他們的世界,也是我們都市人永遠無法接觸體會的世界。

          另外,人物關係出人意表地複雜,或許有人會覺得太戲劇性,命運作弄。但是,我們眼中的不正常,在世界另一端,就是「混亂當閒事,順境是不測」,縱然世上有很多地區的人,應該不會接受亂倫關係。Nawal作為一個母親,面對人間最不幸的關係,依然能對大兒子說她愛他,就說明即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仇恨而崩解,但愛永遠長存。愛一個字,足以維持世界。

         焦土底下只有恨,亂局當中還有愛。

    (2012年1月21日)

    (953字)

  • 85.取捨之道

    速扎第八十五 取捨之道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     新年到了,俗語有云「舊的不去,新的不來」,懂得取捨,是人人都需要學習的。或許這個道理看似簡單,但是實行的時候卻困難得很。

          俄國作家托爾泰斯有一個寓言:

          當法國人從莫斯科撤走後,有兩個農夫上街尋找財物,其中一個聰明,另一個愚蠢。在一個被火燒毁的地區,遺留一堆羊毛。他們便盡量收集,然後捆綁在自己的背上,動身回家。

          在路上,他們看見有許多布匹。聰明的農夫便扔掉羊毛,收集布匹,搭在肩上。愚蠢的農夫說:「為甚麼要把紥好的羊毛棄掉呢?」所以他沒拿。

          再往前走,他們又看見有許多現成衣服。於是聰明的農夫扔掉布匹,收集衣服。愚蠢的農夫依然是說:「為甚麼要把紥好的羊毛棄掉呢?」所以他沒拿。

          繼續往前走,發現了一些銀餐具。聰明的農夫又扔掉了衣服,收集餐具。愚蠢的農夫又是重覆同一番話,無動於衷。

          接著遇見的是黃金。聰明的農夫當然是棄銀取金,但愚蠢的農夫,竟然蠢得堅持當羊毛是寶。

          最後,當他們快將回家時,下雨了,羊毛全濕透,不能要了,愚蠢的農夫只好扔掉,兩手空空地回家。而聰明的農夫就因為黃金富裕起來。

          現實中,如果一個人遇上了比自己手上的寶物,其實多少也有點心動。但是,我們未必會捨棄所擁有而去換取它,因為我們會擔心它是件膺品,得不償失;又或因為我們期望有一件更好的寶貝在更前方,所以看看情況再打算。得到後怕被騙,得不到又怕「蘇州過後無艇搭」,那麼「騎驢找馬」是不是較佳呢?但是要找一隻合適的驢,也是一個問題。

          我的取捨之道,其實很簡單,就如金融專家教大家的投資之道:定一個可逹到的目標,應放則放,應取則取。終歸一個永恆不易的快樂原則:知足。

          無論取或捨,只要你覺得足夠的話,濕了的羊毛也可以是寶,烘乾它,把它當抹布也好!

    (2012年1月19日)

    (695字)

南門北閘

詩詞歌賦